1
农资未来的市场方向大概有两个:
1.常规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走微利模式;
2.疑难症的技术路线,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两个方向,只要抓住一个,做好了,都可以让门店火起来。但是,速度不会特别得快,任何事情都需要前期的积累,没有一夜暴富,一夜暴富不长久。
大多数农资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可能比较难,因为手里拿货的成本都没有办法很好地降下来。所以,走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不错的路子,但这个对技术有要求。
你可以找到当地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然后找相关的老师帮你出主意,或者找同行去交流。这样做的时间长了,你的技术不知不觉的就提升上去了。
农资真是一个慢活。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未来的趋势产品:调节剂和生防类产品,如药搭配等,只要做到一个爆品,跟着去做,就可以让自己门店快点起来。
2
影响复购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产品效果、价格、售后服务、农资店的服务态度等等。但是提高复购率的方法主要是两方面的:
1.产品效果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可以自带流量,用完以后还想用;所以,重点寻找好的产品,有特色的产品。
2.针对一些效果不是很容易看出来,或者不太直观的产品,做好售后跟踪、勤回访,提高和种植户之间粘性、多见面,就可以不错。
3
微信群里的人不买自己的产品怎么办?如果那个人不在群内搞破坏、不是竞争对手的间谍,不用去管他,就让他在群里呆着就行了。
我们运营种植户微信群的主要是目的是增加群的人数,然后提高群内的成交。
所以,如果群内人数过少,就把目标转移到如何可以快速的拉人上面去;如果群内人数已经很多了,多在群内搞一些产品宣传活动,送一些样品等等,提高一下转化率。
不要总是盯着那些不买你产品的人,要多想想自己在群里做了什么?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做,那别人不买你的东西也很正常。
我们没有办法保证群内每个人都要买我们的东西,但是只要他在群里,未来就有可能买我们的东西。心态放好点就行。
4
这个根据你的技术情况来确定,如果对自己技术信心很大,是可以包产的,但是包产要签订合同,把一些自然灾害排除在外,同时要做好对比。
就是我可以保证你用我套餐的比不用套餐的怎么样。
更多的其实我建议不要去包产,要给种植户讲清楚,天灾人祸这些事情谁都没有办法预料,我可以保证你用咱的不比别人的差,但是我没有办法给你保证一定可以产到多少。
5
农资零售商要不要做自己品牌,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尤其是一些刚开始干的零售商,你什么都没有做什么品牌呢?
对于大多数农资零售商“借船出海”是刚开始发展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就是靠产品的品牌,或者靠问题解决方案的品牌去做,不一定非得做自己的品牌。
品牌真不是我们想做就做出来的,而是你做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形成的一个东西。大家认可你、相信你,觉得你靠谱等等,你品牌就有了。不用太纠结这个。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知名度不等于是品牌,想提高知名度多做宣传就可以。
6
答案其实很简单,跟着新店学嘛。
大多数做农资时间长的人,看不上新人,所以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当别人做好了以后自己心里很不服气,甚至会认为别人是歪门邪道。其实这都是固步自封。
要记住,厉害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对方。
两个厉害的人相互竞争、相互进步,最后把不厉害的就全部给干掉了。老大和老二打架,最后把老三打没了,要做这样的事情。
7
随着行业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不是要不要薄利多销的问题,而是薄利上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未来农资行业所有的老产品几乎都将会再无暴利可言。现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提高货物周转率,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等等,从而让自己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吧。
运营成本降低了、量起来了,价格卖的低了,但是利润可能一点都不会少,甚至还会比以前多。
当然,如果你选品能力很强,能找到一些新的趋势产品,那么其实根本就不用考虑薄利多销不薄利多销这件事儿,因为对于新产品来讲薄利也不一定多销。
所以,是否要薄利多销,真正看的是你做的什么产品,老产品,常规产品不薄利多销生意就干不下去,新产品趋势产品薄利了也不会多销。
8
当你做一个事情没有头绪的时候,往往都是你想做的事情太多的时候,反而哪个事情都不想去做了。个人建议,并不一定非得着急去减少产品,而是要从那么多产品当中选择出来一个主推的。
把你重点主推的产品选择出来,其他的都不管不问,有人要就卖,没有人就算了。先集中推一个产品,头绪就有了。
9
人都是这样,挣钱的时候买什么都想买最好的,不挣钱的时候买什么都想买最便宜的。不用去研究这个心理,但是我们倒是可以借用一下。
农资零售商在菜价好的时候多搞搞活动,种植户手里有钱的时候多搞搞活动,这个时候种植户参与度特别的高。
并且活动可以搞成全款。菜价低的时候就多做做示范试验,多去研究研究自己的产品,修炼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