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为主的连锁店品牌,“海底捞”的服务理念:有求必应、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和小恩小惠等。
疫情前都觉得“海底捞”很好吃,口碑传播它的服务好,疫情之后消费者觉得它的价格贵。疫情对消费有特别大的影响,就是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消费信心。“海底捞”上市的市值现在非常的惨淡,但是“海底捞”真相亦如此吗?它其实战略布局已经完成,一夜之间开出了几万家“十八川”,最便宜的一碗“豌杂面”只卖9块8,它怎么做到呢?
“海底捞”的基础性业务是火锅门店,但是这个火锅门店叫做赚钱而不怎么值钱,所以“海底捞”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不是火锅门店,而是它的火锅底料——颐海国际,也就是它的供应链。火锅底料很大一部分是卖给了“海底捞”的火锅门店,供应门店虽说是“颐海”的最大单一客户收入来源,但占比其实并不高,只有不到三成的比例,可见外部收入才是大头。
现在全中国供应链真正挣钱的屈指可数,而“海底捞”下属的“蜀海”供应链却幸免于此,也是它最厉害的。早在2007年“蜀海”就从“海底捞”里独立出来专门为各个门店提供整体供应链的托管服务,客户不单单是自家的火锅门店,例如:“九毛九、丰茂烧串”甚至“7—11便利店”都是它的客户。“蜀海”的核心业务是为广大餐饮连锁企业及零售客户提供整体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如净菜生产、菜品研发、中央厨房、仓储物流等。“十八川”最便宜的一碗“豌杂面”9块8,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它背后强大的供应链,基于它的基础性业务进行了裂变,才有了消费者面前一碗香喷喷的9.8元的豌杂面。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外行津津乐道的是它热情洋溢的服务,而成就“海底捞”的更多的是来自背后的系统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