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点茶法是哪个朝代(宋代点茶,到底有多讲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2 10:37:43    

我们知道中国茶艺的发展概括为“唐煎、宋点、明清泡”,为什么说“宋代点茶”呢?


其实点茶在唐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到了宋代,才兴盛起来,从皇帝、士大夫、文人,到寺院僧侣、平民老百姓都是用点茶法饮茶。当时的辽、金、高丽、日本,也都学会了点茶。所以,现在经常说“宋代点茶”。


宋代点茶,点的是什么茶?


宋朝时期茶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其中,片茶就是蒸青团茶,散茶则为蒸青散茶,不是后世的炒青。


根据宋人饮茶习惯和文化风气,片茶是当时的主流,皇宫、文人士大夫和上流社会,都是饮用片茶为主,只有民间百姓,尤其是家里不富裕的人家,才饮用散茶。


宋朝片茶中,又以北苑贡茶最为出名,从宋太宗在北苑御茶园设立官焙,特制龙凤模,遣使造龙凤团茶开始,北苑贡茶成为御贡名品。大体上来说,北苑的龙凤团茶先后有四种类型:


1、大龙凤团茶

宋真宗时,丁谓改良工艺造龙团凤饼,这是早期的产品,形制较大,八饼为一斤。



2、小龙凤团茶

宋仁宗时,蔡襄添创更为精细的小龙凤团茶,二十饼为一斤。



3、密云龙

宋神宗时,追求贡茶精细之风渐开,贾青取小团之精细者为密云龙;哲宗绍圣年间,将密云龙改为瑞云祥龙。


《四库全书》版瑞云为瑞雪



4、龙园胜雪

宣和二年,福建路转运使郑可简投徽宗所好,别出心裁地将蒸熟的细芽剥去外层,抽取其中的芽心,制成最上品的贡茶——龙园胜雪。



宋代是古代中国的茶盛时代,上至皇帝、文人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茶,由于整个社会流行蒸青团茶,于是衍生中一种与众不同的品饮方式——点茶


为什么以“点”的方式喝茶?


蒸青团茶的制作方法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唐朝时期,蒸青团茶蒸青完成后,将茶叶直接放置模具中压饼烘干,相对完整的保存了茶叶的形状。因此,唐朝喝茶主要是煎茶法,将茶饼敲碎放置在茶具中煎煮后饮用,就像现在我们喝普洱、白茶这样的饼茶。


但是,宋朝用“既蒸而研”的制茶法制作蒸青团茶,他们将茶叶蒸熟以后,必须压榨去汁,将茶叶内含的膏体清除干净,加水研磨以后,再用模具制成团饼茶。这种制茶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基本上看不出茶叶的原生形态。



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茶饼,如果以唐代流行的煎茶法来煮茶的话,煮出来的就是一团浆糊。所以,宋人又发明了点茶法,将茶饼碾细罗筛,注水调膏,以特制的茶筅击拂,形成一盏纯白汤色的茶,这便是点茶了。



宋人如何点茶?


庆历末年,福建转运使蔡襄有鉴于“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未曾有闻”的缺憾,遂作《茶录》二篇,专从建茶点试角度论述茶之品质点试所用器具,为宋代点茶茶艺奠定了艺术化的理论基础。


此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对点茶之法也作了详细的论述,从这两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点茶法的全部程序。


1、碾茶


电视剧《鹤唳华亭》中的点茶过程


先将茶饼“以净纸密裹槌碎”,然后将敲碎的茶块放入碾槽中,快速将其碾成粉末。


如果吃的是陈年旧茶,还要先完成一道“炙茶”的程序,即用开水将陈年茶饼浸渍一会儿,再将茶饼表面的膏油刮去一两层,再用钳子夹住茶饼在微火上炙烤干爽后再碾茶。


2、罗茶

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罗中细筛,确保点茶用的茶末极细,这样才能“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色”。



3、候汤

点茶候汤包括两个部分,选水和烧水。


宋人点茶亦讲究水质,《大观茶论》就明确指出点茶之水的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关于烧水,也就是把握烧水的火候以及水烧开的程度,只有掌握了适当火候,才能点出最佳的茶。宋代烧水是闷在汤瓶中煮的,看不到烧水的过程,所以很难掌握火候。因此蔡襄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


到了南宋,罗大经与好友李南金将煮汤候火的功夫概括为四个字:背二涉三,也就是刚过二沸略及三沸之时的水点茶最佳。罗大经还认为不能用刚炉火的水马上点茶,这样的开水太老,点泡出来的茶会苦,应该在汤瓶离火后,等瓶中水的沸腾完全停止后再用以点茶,并作诗一首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4、熁盏

调膏点茶之前,先用开水冲涤茶盏,宋人认为“熁盏令热”,可以使点茶时茶末上浮,“发立耐久”,有助于点茶的效果呈现。


5、点茶

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先在茶盏中放茶末,然后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极均匀的茶膏,然后一边注开水一边用茶匙(徽宗以后用茶筅为主)击拂,即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直至点出满盏的末饽。


电视剧《鹤唳华亭》中的点茶过程



宋徽宗发明了七汤点茶法,在《大观茶论》中将点茶要诀作了详细叙述: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疎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


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注汤击拂点茶时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徽宗将之细致分成七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很短暂,但点茶人却能从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官体验,体味到点茶时细腻而极致的美学意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