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东周春秋时期创造出来的一种飞行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筝的名称,据说是因为唐代有人在风筝上装了竹笛,使其发出如筝的声音而得名。风筝既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一种传递信息和测量距离的工具。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风筝的前世今生
风筝的发明与演变
风筝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一种飞行器,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发明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它的演变有着丰富而多彩的过程。它不仅在中国本土广为流传和发扬,还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关于风筝的发明,有多种说法,但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风筝是由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墨子和他的弟子鲁班所发明的。《墨子·非攻下》记载:“墨子三年而成鸢,鲁班三月而成鸢。”这里所说的鸢,就是用木头制成的木鸟,也就是最早的风筝。这种风筝虽然简陋,但却体现了墨子和鲁班对飞行原理的探索和实践。后来,鲁班改进了墨子的设计,用竹子代替木头,使风筝更轻便。《战国策·齐策四》载:“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里所说的鹊,就是用竹子制成的喜鹊形状的风筝。这种风筝虽然简单,但是可以从这里就能看出,在春秋时代,古人已经在制作风筝的时候偏向于制作一些外形好看的形状了!
到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更加普及和便宜。于是人们开始用纸来做风筝,并称之为“纸鸢”。纸鸢比木鸢更加轻盈灵巧,也更加多样化。《后汉书·艺文志》中提到了“纸鹞”这个词。《诗话总龟》引《诗品》云:“东汉有张衡者,善作纸鹞。”众所周知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他能制作纸鹞可不是为了娱乐用的,他是用纸鹞来测量天体运行的距离。他曾经用一只长达三百丈的纸鹞来测量日月星辰的高度和大小,并得出了相当准确的数据。他还用一只长达四百丈的纸鹞来测量地震发生时地面的摇动幅度,并据此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在隋唐时期,放风筝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并在宫廷中流行起来。《新唐书·田悦传》记载了田悦叛唐时城内守将张伾用纸凤放飞百余丈高向外求援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用风筝传递信息的例子。《旧唐书·李郑传》记载了李郑在宫中制作纸鸢,并在上面装上竹笛,使其发出如筝之声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在风筝上装声器的例子。《诗话总龟》引《诗品》云:“杜甫诗云:‘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此唐人之所乐也。”杜甫这首诗描写了唐代人放风筝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风筝的喜爱和赞美。由此可见,唐代的风筝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和发出声音,还能再风筝上创造一些生活的乐趣,起始号的风筝已经渐渐往娱乐活动上转变了
到了宋代,放风筝更加普及和盛行,不仅是儿童的游戏,也是成年人的娱乐。宋代的风筝也更加精美和多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有的还能发出声音。《续博物志》载:“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这说明,古代医生已经发现放风筝还有一定的健身作用,能够消除体内的热气和湿气,果然运动有益健康这个理念,古代中国早就有了
《武林旧事》记载了南宋临安城中放风筝的盛况:“城外有二十座瓦子,街市举放风筝轮车数椽,有极大者,多用殊红,或用黑漆,亦有用小轮车者,多是药线,前后赌赛输赢。输者顷折三二两线,每日如此。”古代中国已经把风筝和竞技联系了起来,再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风筝竞赛确实能够增加人们的乐趣。在宋代风筝还有另外一种含义,《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种叫做“鹞子”的风筝,“其形如鹰而尾长”,“其声如鹰鸣”,“其色如鹰羽”。这种风筝是为了纪念北宋名将岳飞而制作的,寄托了人们对岳飞的敬仰和怀念。
明清时期的放风筝活动就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一般人家,就像《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宝玉、黛玉那样的文弱公子、小姐,也在大观园中放风筝。放风筝游戏毕竟是儿童参加的多。明清时有许多诗都是借儿童放风筝以寄意。如宋伯仁《纸鸢》诗:“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惟惭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徐文长《纸鸢图》诗:“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借着风筝美好的寓意,祝福自己的后代!
风筝的文化与寓意
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蕴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风筝在中国大江南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多样性,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风筝文化。风筝不仅在造型上有着精美绝伦的艺术表现,在声音上也有着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风筝上所展示的各种图案和声音,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蕴含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祝愿和寓意。
风筝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分类。北方人称之为“鸢”,南方人称之为“纸鹞”,还有一些地方称之为“纸鹰”、“纸鸟”、“纸龙”等。风筝按照翅膀是否有骨架可以分为硬翅和软翅两大类,按照造型可以分为板子、串类、自由类等多种类型。不同地方的风筝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北京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古朴典雅,多以花鸟虫鱼为题材,色彩素雅沉稳;潍坊风筝以软翅为主,造型华丽绚烂,多以神话故事为题材,色彩艳丽夺目;天津风筝以串类为主,造型精巧灵动,多以人物故事为题材,色彩明快活泼;南通风筝以板子为主,造型简洁大方,多以字画书法为题材,色彩淡雅高雅;江南风筝以自由类为主,造型奇特新颖,多以几何图形为题材,色彩清新明亮;台湾风筝以三角形为主,造型简单实用,多以民俗文化为题材,色彩丰富多彩。
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寓意。风筝最早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墨子发明的,他用竹子和布制作了一只能够在空中停留三天不落地的“木鸢”。后来,“木鸢”演变成了“纸鸢”,成为一种娱乐玩具。《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武帝时有纸鸢之戏。”《后汉书·张衡传》记载:“衡少时好作木鸢。”《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少时好作纸鹞。”《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文帝时有纸鹞之戏。”《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少时好作纸鹞。”《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安石少时好作纸鹞。”这些史料都说明,风筝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流行和喜爱。
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娱乐玩具,还是一种寄托情感和祈求吉祥的工具。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风筝。例如,风筝上常见的龙、凤、鲤鱼、蝙蝠、瑞兽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福气、富贵、长寿、平安的图案。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灵,代表着权威和尊贵,也是中国人自称的图腾。凤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之鸟,代表着和谐和美丽,也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鲤鱼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奋斗之鱼,代表着勇敢和坚毅,也是中国人赞美的品质。蝙蝠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福气之兽,代表着幸福和喜庆,也是中国人祝福的话语。瑞兽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平安之兽,代表着安宁和祥瑞,也是中国人祈求的愿望。
除了这些常见的图案外,风筝上还有许多其他富有文化内涵和寓意深刻的图案。例如,风筝上有时会画上一只鹰或者一只鹞子,这是因为鹰和鹞子都是猛禽,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寓意着高瞻远瞩、气势雄伟。风筝上有时会画上一只蜻蜓或者一只蝴蝶,这是因为蜻蜓和蝴蝶都是昆虫,能够在空中轻盈舞动,寓意着灵动优雅、生机勃勃。风筝上有时会画上一朵牡丹或者一朵荷花,这是因为牡丹和荷花都是花卉,能够在空中绚丽绽放,寓意着富贵华贵、清雅高洁。风筝上有时会画上一只孔雀或者一只孔雀开屏,这是因为孔雀是百鸟之王,能够在空中展示自己的美丽羽毛,寓意着尊贵荣耀、万事如意。风筝上有时会画上一只百合或者一只百合花束,这是因为百合花有“百年好合”的谐音,能够在空中散发出清香,寓意着恩爱幸福、美满和谐。
风筝不仅在形象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在声音上也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寓意。我们知道,在唐代就有了在风筝上装竹笛的做法,使风筝能够发出如筝之声。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风筝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还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情感表达。《诗话总龟》引《诗品》云:“杜甫诗云:‘折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此唐人之所乐也。”这首诗描写了放风筝的情景,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句诗词上可以体会到早在唐朝时期,文人雅士娱乐活动不多的情况下,放风筝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种乐趣
风筝上的竹笛,就像是风筝的灵魂,能够随着风的变化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时高亢激昂,有时低沉哀怨,有时欢快明朗,有时幽深缥缈。这些声音不仅能够抒发人们的情感,还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诗话总龟》引《诗品》云:“李白诗云:‘纸鸢何处去?飞入白云深’,此李白之所思也。”这首诗描写了他放风筝时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风筝上的竹笛,就像是风筝的语言,能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时传递信息,有时传达祝福,有时传播文化,有时传承智慧。
当然风筝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其他的用途和功能。例如用风筝测量距离和高度。《史记·张骞列传》记载:“张骞使匈奴中十三年而归。……至于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渠犂、烏孫、乌弋山離、扜弥、尉頭等国皆为匈奴所畏服。”张骞是汉武帝派出的第一位西域使者,他在西域探险时就用风筝测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并将其记录在地图上。
风筝还可以用来救援和求生。《水浒传》第六十回记载:“宋江见天色已晚……便教吴用将一只纸鹞放起来……只见那纸鹞上系着一条细绳,绳上拴着一封书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他在被困于江州牢狱时就用风筝传递了求救信件,并最终获得了释放。《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记载:“诸葛亮令人放起纸鹞,鹞上系着一条丝绳,绳上拴着一只火药筒,风势正好吹向曹营。”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一个小小的风筝在这里居然能变成一个战争武器!
风筝的影响与传播
中国的风筝不仅在中国本土广泛流传和发展,还在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传播。风筝在世界各地也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它最早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据《日本书纪》记载,在公元7世纪时,日本就已经有了放风筝的习俗。
《日本书纪》中还记载了一些关于风筝的故事和传说。例如,《日本书纪》卷第二十八记载:“天智天皇十年(671年)正月……皇太子(即后来的天武天皇)与大友皇子(即后来的弘文天皇)……于大内裏之西南隅……放纸鸢。……皇太子之纸鸢,飞至大友皇子之上,而断其纸鸢之糸。……皇太子之纸鸢,飞至天空,不知所之。……于是,天下之人咸以为祥。”从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671年的日本已经有了放风筝的习俗,可以由此说,中国风筝传到日本的时间肯定不短了。
在宋代,中国的风筝又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据《宋史·李德裕传》记载,在公元13世纪时,李德裕曾经向西域派出了一支使团,其中有一位叫做李希圣的使者,他在回国的途中就向当地的人介绍了中国的风筝,并教他们如何制作和放飞风筝。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风筝更是通过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传到了东南亚、南亚、非洲、美洲等地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在公元15世纪时,郑和曾经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了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波斯、阿拉伯、非洲等地。郑和在这些地方不仅进行了贸易和外交,还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他向当地的人介绍了中国的风筝,并送给他们一些精美的风筝作为礼物。
在近现代,中国的风筝更是通过航空运输和网络媒体传到了全球各个角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开放,中国的风筝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欣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风筝节和风筝展览,展示了来自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各种风筝。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成立了各种各样的风筝协会和风筝俱乐部,推广了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
中国的风筝在国外都入乡随俗,被外国人做了一些创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审美习惯,对中国的风筝进行了改良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筝文化。例如日本的风筝以大型为主,造型简单粗犷,多以武士、歌舞伎、神话等为题材,色彩浓重沉着;印度尼西亚的风筝以长尾为主,造型华丽绚烂,多以龙、鱼、鸟等为题材,色彩鲜艳夺目;泰国的风筝以战斗为主,结构轻巧灵敏,多以鹰、蛇等为题材,色彩明快活泼;
印度的风筝以纸片为主,图案简单朴素,多以几何图形为题材,色彩素雅清新;欧洲的风筝以科学为主,功能多样实用,多以飞机、火箭、卫星等为题材,色彩简洁明快;美洲的风筝以艺术为主,形式奇特新颖,多以抽象图案为题材,色彩丰富多彩。这些风筝不仅在造型上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在制作上也有着各自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日本的风筝多用竹子和纸张制作,印度尼西亚的风筝多用竹子和布料制作,泰国的风筝多用竹子和塑料制作,印度的风筝多用竹子和薄纸制作,欧洲的风筝多用金属和尼龙制作,美洲的风筝多用木头和棉布制作。这些风筝不仅在材料上有着各自的选择和利用,在放飞上也有着各自的习惯和规则。例如日本的风筝多在春节或者端午节放飞,印度尼西亚的风筝多在夏季或者秋季放飞,泰国的风筝多在冬季或者春季放飞,印度的风筝多在元旦或者国庆节放飞,欧洲的风筝多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放飞,美洲的风筝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放飞。
总之,风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它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文化。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和追求。它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的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它还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它与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审美习惯相互影响,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风筝文化。它更是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它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实验和社会探索相互促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贡献。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让风筝在空中继续飞翔,让风筝在世界上继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