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用来评价皇帝、诸侯、大臣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也即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同时,在谥号中,也有美谥、平谥、恶谥等。其中,“忠”和“武”都是规格极高的美谥,用来肯定武将的忠心和功绩。在此基础上,“忠武”二字更是被很多人视为最高的荣誉。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历史上谥号为“忠武”的八大武将。
一、诸葛亮
东汉末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公元201年,刘备南下荆州,经过徐庶的推荐后,刘备三顾茅庐,寻求诸葛亮的辅佐。对此,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先是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又先后夺取荆州和益州,建立了三国之一的蜀汉。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对此,后主刘禅将其追谥为“忠武侯”。
二、司马师
司马师是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抓住这一机会,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彼时,司马师协助父亲控制都城洛阳,为消灭曹爽集团做出了贡献。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独揽朝廷大权。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虽然司马师成功平定了叛乱,但是,他在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司马师去世后,皇帝曹髦素服临吊,将其追谥为“忠武”。
三、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也被称之为尉迟恭。隋朝末年,尉迟敬德跟随刘武周起兵,担任偏将。武德三年(620年),兵败归顺唐朝,赐名尉迟恭。跟随秦王李世民,参与唐初统一战争,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颇有功勋。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受封吴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年),尉迟敬德致仕还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名。唐高宗显庆三年十一月甲辰日(658年12月25日),尉迟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陪葬于昭陵。
四、郭子仪
郭子仪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宝应元年(762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
永泰元年(765年),吐蕃、回纥联兵入侵,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尊为“尚父”,进位太尉兼中书令。建中二年六月辛丑日(781年7月9日),郭子仪病逝,获得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五、韩世忠
韩世忠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为人粗犷、豪爽,能挽强弓,勇冠三军,在对西夏作战中屡立战功。宋金战争爆发后,率部转战多地,以少击众,堪称劲旅。宋高宗即位后,任御营左军统制,参与平定苗刘兵变。绍兴四年(1134年),韩世忠在大仪镇之战中击败进犯的金、伪齐联军。此后移屯楚州,积极扩充实力,以不足三万的兵力,使淮东成为保卫东南的重要屏障。
绍兴十年(1140年),在岳飞北伐的同时,韩世忠连克海州等地,次年奉命救援准西,随后被解除兵权,入朝任枢密使。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享年六十三岁。累赠太师、蕲王,谥号“忠武”。
六、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而且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但是,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这成为千古冤案。等到宋孝宗时,为其平反,谥号为武穆,所以,岳飞也被称之为岳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岳飞被改谥为“忠武”。
七、常遇春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常遇春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常遇春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为忠武,配享太庙。
八、张玉
洪武十八年(1385年),张玉自漠北归附明朝,历官济南卫副千户、安庆卫指挥佥事,改燕山左护卫。张玉多次跟随燕王朱棣出征,得其亲任。建文初,力主起兵“靖难”,率众夺北平(今北京)九门,擢都指挥佥事。东昌之战,为救王陷阵,力战而死。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张玉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