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沙坡头作为5A级景区,“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等,已经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不知景区里的王维雕像每天听到游客们念叨几百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自己写的诗句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烦呢?
沙坡头位于中卫城区西20千米处,高150米左右,宽2000米左右,倾斜角60度,这样巨大而险峻的沙丘举世罕见。沙坡头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之为“沙关”“沙山”“万斛堆”“沙陀”等。其中,“沙陀”是《元史》中的称呼,“陀”指倾斜不平的样子,意为山之峥嵘险峻,“沙陀”就是沙子堆成的山十分陡峭,惟妙惟肖的描写出了沙坡头的险峻地势。
沙坡头作为旅游景区享有盛名,其三处奇迹大家知道吗?
奇迹一:沙坡鸣钟
说起沙坡鸣钟,现在去玩的游客们肯定都说是景区的噱头,用来招揽游客的,因为去了什么都听不见。的确,现在滑沙时已经听不到沙坡发出的轰鸣声。但是我母亲在回忆在她年轻的时候去滑沙时,真的可以听到低沉的像钟声一样的声音。可能现在游人太多,沙坡鸣钟之声已经被嘈杂所掩盖。
其实,沙坡头的鸣钟之声自古有之,并不是空穴来风。古诗有云:“百米沙坡削如立,碛下鸣钟世传奇,游人俯滑相嬉戏,婆娑舞姿弄清漪。”形象的反映了人们在沙坡游玩,滑沙,欣赏这一鸣钟奇观的景象。明朝古籍有记载:“沙关鸣钟,城西四十里。沙关朝暮有声如钟,天雨时益盛。”意思就是说,中卫城西四十里的沙坡头发出钟声,在下雨天时声音越大。说明在明朝的时候,鸣钟声便已出现。因古人无法解释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清代《中卫县志》中,人们把它当做“祥异”。
现代人们也一直在探索沙坡鸣钟的原理,可惜并没有官方说法。比较可信的两种说法有:一是因为沙坡头紧挨着黄河,水面和沙面的吸热散热不同,两个层面吸收散发出两种不同方向的上升气流,形成两个空气壁,流沙移动的声音在空气壁发出回想,就形成了“鸣钟”之声。
第二种说法是沙坡下有很多有孔隙的堆石,沙子流动时,这些孔隙如同乐器的空气箱发出声音。这一说法由提出者在敦煌月牙泉的鸣沙山、包头黄河对岸的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进行过验证,结论都相同。这两个地方和沙坡头有相似的地理现象,都是沙坡旁边有水,有弧形的地貌。不过两种说法都没有很好地解释古人所观察出的“天雨时益盛”的现象。
还有一种说法是神话故事。古人在无法解释奇特现象的时候,就会把它归为神迹。相传,沙坡头所在的地方在古代是桂王城,年轻的国王年轻气盛,好与邻国交战,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在一次战争中国王不幸战败被俘,为了保命,国王假意归顺。为了让敌国相信自己,国王赌咒发誓道:“如若反悔,那就被埋于黄沙之下。”
敌国听了之后果然对国王放松了警惕,一次国王乘守备松懈逃走,谁知誓言应验了,当国王快到故土桂城时,狂风卷着黄沙向国王扑来,不仅掩盖了言而无信的国王,也将桂王城内无辜的百姓们一并活埋了。桂城城门口有一口大钟被掩盖在沙坡之下,遇到沙坡上有动静的时候就会发出悲鸣,诉说王城百姓被掩埋的悲哀,这就是“沙坡鸣钟”的来历。桂城无辜百姓的泪水从沙下流出,形成了“泪泉”。现在去景区,还能看到这几口“泪泉”。